(原标题:采伐森林,导致老虎种群急剧衰退)
野生华南虎为什么在贵州消失了? 在很大程度上,问题的答案正的发出这一追问的人类自身。
在这个曾经以打虎为英雄的国度,用虎皮可知衡量华南虎的多少。据称,在捕杀数量最多的1956年,全国收购虎皮达到了1750张。
1959年,林业部把华南虎划归到熊、豹、狼一类有害动物,号召猎人“全力以赴地捕杀”。
资料显示,1958年以前,全省每年可收购虎皮100多张;1959年可收购虎皮92张;1960年至1964年,平均每年可收购58.6张;1965年至1969年,平均每年还可收购到14张;1970年至1973年,仅个别年份能收购到一至二张虎皮,之后就绝收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全国森林开始大面积采伐,这不仅破坏了虎的生活环境,同时也破坏了华南虎主要食物的栖息环境。”冉景丞说,伴随着滥捕滥猎和生存空间的破碎与隔离,使华南虎失去栖身之处,交配繁殖更为困难,再加上在小种群内极易产生近亲交配,华南虎野外种群急剧衰退。
资料显示,1974年,省内野生动物调查时,华南虎尚存10只左右,分别分布在梵净山、石阡至开阳一带、绥阳宽阔水至正安一带、习水、威宁黑石等地区,各地约残存一对;1975年,在习水林区曾捕获到两只幼虎;1976年,在绥阳宽阔水林区,当地群众发现带仔的母虎活动;1981年5月18日夜间,调查人员在梵净山还观察到华南虎活动情况,并于次日早晨察看到虎的足迹和行动路线。
在这之后,华南虎好似突然消失一般,再也没有人在野外看到野生的华南虎。
1989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终于将华南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单。
在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名单上,华南虎位于地球濒临灭绝十大物种的第一位。这意味着,其珍贵程度远远超过任何一种动物,包括大熊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