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2016里约奥运 > 正文

梅贻琦听的四段昆曲

0
分享至

(原标题:梅贻琦听的四段昆曲)

崔之兰与丈夫张景钺

中和还是张宗和?

去年11月12日,《北京晚报》“人文”副刊登载了拙作《忽惊此日仍为客——梅贻琦日记中大后方的文人雅集》,其中“拍戏听曲,苦中作乐”一节,有这样一段话:“1942年10月10日是国庆纪念日,身在昆明的梅贻琦稍得喘息之机, 晚于广播中听昆曲数段,为云飞君之《刺虎》,罗莘田之《弹词》,崔之兰之《游园》,张中和之《扫花》。 ”这里接连出现了四位拍曲人。云飞君不知何许人也,但可想见为一有才识之名票;崔之兰则为老清华为数不多的女教授之一。张中和,我原以为是“张充和”之误。因著名教育家张吉友的十个孩子里,所有男孩子的名字都有宝盖头,要支撑家业;女孩子都有两条腿,意思是要走出去嫁人。所以“张中和”也不可能是昆曲名票、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之张充和的兄弟。后偶见报上回忆张充和的文章有“沈从文之子沈龙朱(张充和的外甥——笔者按)接到90多岁舅舅张中和的电话:四姨走了。张中和不是亲舅舅,但是两家关系很好。”字样,才恍然大悟。

不意数日后,忽接到报社编辑转来住在西城区白纸坊的九十一岁张中和先生的亲笔信。信不长,照录如下:“侯宇燕先生,你好!2015年11月12日《北京晚报》 人文 栏载有大作《忽惊此日仍为客》,其中有 张中和之《扫花》 ,应为 张宗和 。宗和是充和的大弟,小充和一岁。清华历史系毕业,精昆曲,擅吹笛。本人张中和,是充和嫡堂弟,小充和11岁。本人系清华土木系1949年毕业。我父亲和张吉友(张充和、宗和之父——笔者注)是同父异母亲兄弟,吉友由五房抱给大房,所以不是沈龙朱的亲舅,但也算是亲舅。一笑。敬礼。张中和上。”

接到信后,我立刻查阅了《梅贻琦日记》。白纸黑字,确为“张中和”无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推想,这既非是出版社编辑的错,甚至也不是梅校长的错。梅校长是天津人,对平、卷舌音,应分得很清。唯一的原因,大约由于抗战时期,梅校长身在昆明,他收听的电台,不是重庆的,就是昆明本地的,而电台报幕员,则十有八九是南方本地人,对中、宗二字极易混淆。咬字稍不清,就会造成误会,令梅先生将“张宗和”听成了“张中和”!

于是,我马上转告《梅贻琦日记》的编辑,请他在重版时修正这个“美丽的误会”,又复信张中和先生报告此事处理经过。看得出老先生很满意,主动与我通话约十分钟。我粗略了解到,张中和先生曾任北京市政工程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为北京给排水工程、地下铁修建都作出过贡献。他本应于1946年毕业于清华土木系,因战乱耽搁了三年,一毕业就赶上了新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但因有“历史问题”,被“控制使用”,一生未尽才。

神秘的电话

仿佛冥冥中总有一条线,继续连着我和梅先生听曲这件事。去年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原来汪曾祺早在1996年发表的《晚翠园曲会》一文中就写过张宗和了,而且不仅是张宗和,还有他的姐姐张充和,甚至梅校长从电台里听到的《游园》演唱者、联大女教授崔之兰,也都出现在汪先生笔下。

崔之兰,梅贻琦先生记忆中的第三个拍曲人,是晚翠园曲社做“同期”(唱昆爱好者约期集会唱曲,叫做同期)的必到之客:“崔之兰先生是联大为数不多的女教授之一,多年来研究蝌蚪的尾巴,运动中因此被斗,资料标本均被毁尽。崔先生几乎每次都唱《西楼记》。”

忽想起16年前,我编辑《永远的清华园——清华子弟眼中的父辈》时,曾接到一位张姓男子的电话。他说,钱端升先生之子钱仲兴将征集回忆老清华父辈文章,他是该写写了。但不是写父亲,而是写母亲——崔之兰。我未来得及问,崔教授是哪个领域的专家?后来就没了下文。这个神秘的电话一直埋在我心里。直到多年后读了《梅贻琦日记》,才知崔之兰先生还雅擅拍曲;直至读了《晚翠园曲会》,又进一步得知崔之兰还是生物系教授!看来,人生里总会埋伏着一些饶有深意的包袱,不用着急,到时候就会一一打开,给你带来惊喜和思索。

云飞君的真实身份

而梅先生不知晓,日记整理者也不知清楚其真实名姓的,是在电台第一个出来演唱《刺虎》的“云飞君”,我一度认为,在汪曾祺先生笔下,云南大学西北角栽种了很多枇杷树的美丽的“晚翠园”——这个昆明拍曲人必到的小圈子里,也能找到蛛丝马迹!

汪先生这样写:“许宝騄先生是数论专家,但是曲子唱得很好。俞平伯先生的夫人许宝驯就是许先生的姐姐。许先生听过我唱的一支曲子,跟我们的系主任罗常培(莘田)(著名语言学家,即梅校长从电台听到的第二个节目《弹词》的演唱者——笔者注)说,他想教我一出 刺虎 。我按时候去了,没有说多少话,就拍起曲子来: 

银台上晃晃的凤烛墩,金猊内袅袅的香烟喷……  

许先生的曲子唱得很大方, 刺虎 完全是正旦唱法。”

从汪先生文章,似乎可以得出一个并不武断的结论:昆明知识界的昆曲爱好者,大都是晚翠园“同期”中人。那么这个“云飞君”,是否即数论专家许宝騄先生呢?

3月中旬,我忽收到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博士的一则短信。他告诉我,《抗战中的昆明广播电台与西南联大》的作者戴美政先生在看到校史馆转载的拙文后,说:“梅日记中所记 云飞君 ,为昆明平剧(京剧)名票,应属中央机器厂职工进益会成员,该会多次应邀到昆明广播电台播出平剧。笔者《抗战中的昆明广播电台与西南联大》中曾提到此君。”

到此为止,这桩有趣的、带着民国草木清香的小公案,终于彻底水落石出了。唯一遗憾者,只是不知云飞君的真实姓名罢了。

张宗和的结局

至于四个人中最后出场的那位唱《扫花》的真身——张中和老先生信中“精昆曲,擅吹笛”的张宗和,汪曾祺不但细笔详写其人其曲,更写到乱世里他遭逢的乱离,以及悲凉的结局:“给大家吹笛子的是张宗和,几乎所有人唱的时候笛子都由他包了。夫人孙凤竹也善唱曲,唱得很宛转。张宗和温文尔雅,孙凤竹风致楚楚,有时在晚翠园(他们就住在晚翠园一角)并肩散步,让人想起 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惊梦》)。张宗和后调往贵州大学,教中国通史。孙凤竹死于病。不久,听说宗和也在贵阳病殁。他们岁数都不大,宗和只三十左右。”

终于“找到”了张宗和,却让人一声叹息!(按:汪先生此处记忆不确。张宗和去世于1977年。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为纪念亡妻孙凤竹,张宗和写了一本小册子《秋灯忆语》。)

对梅先生笔下四位拍曲人的追寻过程,我有一个极深的感受:从民国时代以至新中国成立后十几年,人们对戏曲是那样的痴迷。这当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以及家庭成员内部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晚翠园同期上数论专家许宝騄唱正旦,唱得那样“擞”,而他的姐姐许宝驯、姐夫俞平伯,在清华大学迎新会上合演的《活捉》,几十年后也成为著名学者赵俪生《篱槿堂自叙》笔下的回忆。汪曾祺则在高邮读中学时就唱上青衣了。这里既有雅擅拍曲的父亲的影响,也是当时学校的大风气。黄裳先生上世纪30年代读南开中学时,常常溜出学校听京戏,半夜再翻墙头回校。梅兰芳先生到南开演出,他埋伏在后台,等张伯苓校长引梅先生进了礼堂,就突然跑出来请他签名。

后来,这种对戏曲的痴迷酝酿成熟,开花结果,到了必须采摘的时候了。许多出身殷实家庭的子弟,因了从小在这种热爱戏曲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毅然走上专业戏曲工作者的道路。如参加总政京剧团的王晓棠,从小就在家里学了很多出京戏、昆曲,后来还把戏曲用在了自编自导的电影配乐里;刚刚去世的程派传人李世济,原是上海的娇小姐、大学生,她一生的琴师、生活伴侣唐在炘,则是贵族学校圣约翰的高才生……

而梅先生日记里这几位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拍曲人,也都是知识分子。或声名不著、身后寂寞,或后来成为著名社会人士,但当年他们安贫乐道、恬淡冲和、自得其乐的文化生活,勾勒出的却是一整幅大后方知识分子的精神画卷。

(原标题:梅贻琦听的四段昆曲)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午10点!足协官宣意外决定,马宁遭中超第7轮除名,或停哨一轮

上午10点!足协官宣意外决定,马宁遭中超第7轮除名,或停哨一轮

负角度的球
2024-04-19 17:46:07
藏不住了!成都又一燃气巨头浮出水面,背后又是央企?

藏不住了!成都又一燃气巨头浮出水面,背后又是央企?

财话连篇
2024-04-19 17:26:43
广州一小区被曝存在房屋质量问题,官方回应:督促整改

广州一小区被曝存在房屋质量问题,官方回应:督促整改

南方都市报
2024-04-19 22:12:13
我34岁还是处女,新婚夜第一次,他突然掏出一个东西,我两眼发直

我34岁还是处女,新婚夜第一次,他突然掏出一个东西,我两眼发直

小程说娱乐吖
2024-04-20 07:07:04
广东队高兴早了,战胜广厦队却收到两个坏消息,孙铭徽彻底被惹怒

广东队高兴早了,战胜广厦队却收到两个坏消息,孙铭徽彻底被惹怒

宗介说体育
2024-04-19 13:30:03
1939年,贺子珍在莫斯科的留影,那年她30岁,两眼无神,面容憔悴

1939年,贺子珍在莫斯科的留影,那年她30岁,两眼无神,面容憔悴

小新历史
2024-04-14 17:46:43
《完蛋》浩浩妈演员COS怀孕美杜莎:一口一个萧炎哥哥

《完蛋》浩浩妈演员COS怀孕美杜莎:一口一个萧炎哥哥

游民星空
2024-04-19 21:14:25
5任市长落马后,广东这座城市又有市领导被双开

5任市长落马后,广东这座城市又有市领导被双开

中国青年报
2024-04-18 20:31:11
以色列对伊朗发起袭击,当天正值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85岁生日

以色列对伊朗发起袭击,当天正值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85岁生日

极目新闻
2024-04-19 16:14:34
董明珠:“没有国,哪有家?”评论区炸锅了!网友:你说反了!

董明珠:“没有国,哪有家?”评论区炸锅了!网友:你说反了!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4-04-20 01:19:48
打破50年的技术标准,南京理工大学最新Science

打破50年的技术标准,南京理工大学最新Science

iNature前沿
2024-04-19 09:20:31
50年代,刘思齐探望毛主席,突然落泪:爸爸,我做了个最大的错事

50年代,刘思齐探望毛主席,突然落泪:爸爸,我做了个最大的错事

奇葩历史观
2024-04-19 09:16:22
联想杨元庆:华为在特定领域突出,但相比联想和英伟达,差距较大

联想杨元庆:华为在特定领域突出,但相比联想和英伟达,差距较大

开心体育站
2024-04-19 19:46:35
关于死亡,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关于死亡,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尚曦读史
2024-04-05 10:52:47
知名啤酒检出呕吐毒素!网友:再见了

知名啤酒检出呕吐毒素!网友:再见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4-19 15:43:42
离婚19年,俩人在广州某高档小区相遇,男子是房主,女子是保洁员

离婚19年,俩人在广州某高档小区相遇,男子是房主,女子是保洁员

小月文史
2024-04-12 15:25:51
上海小学生科创比赛获奖作品被指“已达硕博水平”!科协回应

上海小学生科创比赛获奖作品被指“已达硕博水平”!科协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4-04-18 16:39:42
张志磊大战维尔德出场费曝光!维尔德身价缩水,张志磊却赚翻了!

张志磊大战维尔德出场费曝光!维尔德身价缩水,张志磊却赚翻了!

拳击时空
2024-04-20 07:32:13
一个不甘受辱的黄种人,正当防卫枪杀6名美国人,却被判无期徒刑

一个不甘受辱的黄种人,正当防卫枪杀6名美国人,却被判无期徒刑

叶天辰故事会
2024-04-19 08:00:03
湖北五旬老汉住破烂老屋,却多名美女投怀送抱,警方调查发现猫腻

湖北五旬老汉住破烂老屋,却多名美女投怀送抱,警方调查发现猫腻

一场奇遇日记
2023-11-11 19:28:26
2024-04-20 10:30:44

头条要闻

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身亡 事发宿舍楼每间寝室住4人

头条要闻

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身亡 事发宿舍楼每间寝室住4人

体育要闻

米切尔这次对线不会输了吧

娱乐要闻

北影节开幕之夜,内娱女星千娇百媚

财经要闻

新华资管香港的秘密:猛投地产或致巨亏

科技要闻

华为今年最关键的事曝光!Pura 70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风神L7预售 东风汽车北京车展阵容公布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房产
数码
艺术

家居要闻

光影浮动 色块碰撞与线条起伏的情感呼应

手机要闻

华为鸿蒙OS 4.2:主要亮点汇总,花粉反馈也已出炉!

房产要闻

国企下场,海口疯狂抢地!

数码要闻

苹果 Vision Pro 头显成医生“好搭档”,辅助完成肩关节镜手术

艺术要闻

最全展览单元剧透!北京最受瞩目艺术现场100青年艺术季终极解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